温州大学 院长信箱
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改革发展“七大战略”和学校党委的各项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把握“抓党建,促改革、促发展”的总方向,立足学院实际,按照“强基固本”的要求,以构建发挥“两个作用”的长效机制为突破,突出重点工作和问题导向,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大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党建思政工作提档升级,为学院发展各项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思想建设,认真抓好理论学习工作 1、强化师生理论学习教育。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在师生党员中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班子成员和科级干部为重点,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发挥美院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带动、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落实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经常性教育、教职工理论学习等计划。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围绕作风建设、教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等主要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规范教育,树立为人师表、爱生敬业的师德形象。 2、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度,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每学期两次意识形态风险点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对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社团活动的管理,加强对人才引进、对外交流、人才选用的把关,加强课堂教学、网站、微信等平台管控工作,严格执行宣传报导审核制度。 二、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两个作用”。 1、加强学院班子建设。严格规范落实“两个议事规则”,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学院重大事项。定期召开学院党委会议,研究学院党建工作,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在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度的议事规则。 2、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认真贯彻“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思路,完善工作制度,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责任落实。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查摆作为切入点,下大气力抓好党建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确保党建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二是实施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及党支部工作考核制度,增强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的压力和动力。全面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优化党支部工作考核办法,努力形成党支部及党员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 3、强化党支部的组织力建设。根据学院实际,以专业、系为单位调整设置教工支部,对标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要求,配齐配强支部班子。畅通党支部发挥作用的渠道,突出提高党支部工作与所在系部重点工作和任务的融合度,增强党支部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全面贯彻“严”“实”要求,抓约束和激励,聚焦“凝聚力、战斗力”,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以制度建设推动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进而提升组织的效能。深化基层党组织创新创建工作。指导各支部以“创新创建”工作为基本载体,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精心构思设计,丰富内容形式,确保每个支部至少推出1个质量较高的创新项目。 4、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落实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及新党员的培训教育考核要求,严格标准程序及规范,保证发展质量。争取在发展教师高知党员上取得突破。 三、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1、扎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头脑,使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学生思想动态研判制度等师生沟通机制,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状况,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等困难。做好学业经济、心理等困难学生教育引导工作。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2、加强“三全育人”队伍建设。强化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减轻辅导员事务性工作压力,让回归思政工作本身,增进辅导员对思政工作的理解力、执行力和落实力。做好班主任队伍的培训、管理和服务工作,解决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做好寝室导师的安排和考核工作,创新创建教职工教学育人工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进育人工作的发展。 3、发挥学生党团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管理“三自”原则,激发学生党员、优秀团员、班级干部等骨干队伍在政治思想、专业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4、强化师风学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教师队伍工作作风建设;继续开展“五班十星”评比表彰活动,选树优良学风班、学习标兵等不同类型的优秀学生个体和群体典型,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以考研为抓手促进学风建设,为学生提供全面、周到的考研服务,提升考研报考率和升学率,服务于教学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四、严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学院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加强对干部的党风、政风教育、警示教育和干部品德教育。扎实开展党纪党规、法纪法规教育,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定期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抓住“关键少数”和“源头”,防止和克服腐败问题的发生。积极推行院务公开,进一步加强我院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规范办事程序,增强重大决策事项的公开化和科学化。 五、大力支持学术委员会、工会、教代会、共青团工作。 严格执行学术委员会、工会、教代会制度,发挥好其在学院治理中的作用,支持指导工会积极开展教职工集体活动,关心教职工生活,为学院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团组织建设水平,跟进“智慧团建”工作,完善团籍管理。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着眼于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加强大学生骨干培养力度。推动团学干部参与文化交流和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团干部政治素养和作风建设。
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改革发展“七大战略”和学校党委的各项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把握“抓党建,促改革、促发展”的总方向,立足学院实际,按照“强基固本”的要求,以构建发挥“两个作用”的长效机制为突破,突出重点工作和问题导向,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大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党建思政工作提档升级,为学院发展各项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思想建设,认真抓好理论学习工作
1、强化师生理论学习教育。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在师生党员中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班子成员和科级干部为重点,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发挥美院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带动、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落实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经常性教育、教职工理论学习等计划。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围绕作风建设、教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等主要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规范教育,树立为人师表、爱生敬业的师德形象。
2、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度,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每学期两次意识形态风险点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对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社团活动的管理,加强对人才引进、对外交流、人才选用的把关,加强课堂教学、网站、微信等平台管控工作,严格执行宣传报导审核制度。
二、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两个作用”。
1、加强学院班子建设。严格规范落实“两个议事规则”,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学院重大事项。定期召开学院党委会议,研究学院党建工作,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在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度的议事规则。
2、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认真贯彻“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思路,完善工作制度,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责任落实。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查摆作为切入点,下大气力抓好党建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确保党建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二是实施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及党支部工作考核制度,增强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的压力和动力。全面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优化党支部工作考核办法,努力形成党支部及党员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
3、强化党支部的组织力建设。根据学院实际,以专业、系为单位调整设置教工支部,对标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要求,配齐配强支部班子。畅通党支部发挥作用的渠道,突出提高党支部工作与所在系部重点工作和任务的融合度,增强党支部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全面贯彻“严”“实”要求,抓约束和激励,聚焦“凝聚力、战斗力”,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以制度建设推动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进而提升组织的效能。深化基层党组织创新创建工作。指导各支部以“创新创建”工作为基本载体,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精心构思设计,丰富内容形式,确保每个支部至少推出1个质量较高的创新项目。
4、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落实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及新党员的培训教育考核要求,严格标准程序及规范,保证发展质量。争取在发展教师高知党员上取得突破。
三、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1、扎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头脑,使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学生思想动态研判制度等师生沟通机制,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状况,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等困难。做好学业经济、心理等困难学生教育引导工作。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2、加强“三全育人”队伍建设。强化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减轻辅导员事务性工作压力,让回归思政工作本身,增进辅导员对思政工作的理解力、执行力和落实力。做好班主任队伍的培训、管理和服务工作,解决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做好寝室导师的安排和考核工作,创新创建教职工教学育人工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进育人工作的发展。
3、发挥学生党团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管理“三自”原则,激发学生党员、优秀团员、班级干部等骨干队伍在政治思想、专业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4、强化师风学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教师队伍工作作风建设;继续开展“五班十星”评比表彰活动,选树优良学风班、学习标兵等不同类型的优秀学生个体和群体典型,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以考研为抓手促进学风建设,为学生提供全面、周到的考研服务,提升考研报考率和升学率,服务于教学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四、严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学院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加强对干部的党风、政风教育、警示教育和干部品德教育。扎实开展党纪党规、法纪法规教育,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定期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抓住“关键少数”和“源头”,防止和克服腐败问题的发生。积极推行院务公开,进一步加强我院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规范办事程序,增强重大决策事项的公开化和科学化。
五、大力支持学术委员会、工会、教代会、共青团工作。
严格执行学术委员会、工会、教代会制度,发挥好其在学院治理中的作用,支持指导工会积极开展教职工集体活动,关心教职工生活,为学院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团组织建设水平,跟进“智慧团建”工作,完善团籍管理。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着眼于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加强大学生骨干培养力度。推动团学干部参与文化交流和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团干部政治素养和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