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 院长信箱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教师公告
  • 学生公告
  • 讲座公告
  • 展赛资讯
  • 规章制度
热点信息
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规章制度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课程思政 实施方案


发表时间:2019-12-16 编辑:美院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学校党委《温州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推进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环节育人功能,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着力培养重实践、强创新、能创业、懂管理、敢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深入挖掘拓展各门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入每一门课程,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切实提高学院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国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

(二)具体目标

——培育5至10门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示范通识课和专业课;

——培养一支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提炼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初步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三、基本原则

(一)全课程推进

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是各类各门课程的本体性价值追求,是摆脱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困境、克服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的现实所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师既教书又育人的“关键一招”。学院将在推进课程思政示范点的基础上,力争三年之内实现所有课程的规范化验收。

(二)全过程渗透

推进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增开几门课程,也不是增加若干教学时数,而是挖掘拓展思政元素,把价值观培育与塑造“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要体现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突出工匠精神培养,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全方位投入

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关系学生健康成长的德政工程,基础在课程、重点在融入、关键在教师、重心在学院。学院要围绕各自职能,着力在完善课程目标设置、突出课程德育功能、引导教师改进教育教学、确保改革有序推进上下功夫,形成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四、重点任务

(一)深挖专业课程育人功能

充分挖掘每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根据美术学与设计类专业课程的性质特点,挖掘拓展思政元素,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培养要求,加大实践育人力度,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认识、提升感悟、锻炼成长。

学院每年将遴选2门专业课进行示范化建设,编制教学指南,修订课程标准,切实将通识课、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课堂讲授、学生评价的全过程,发挥引领作用。在总结示范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核心课程建设,开发在线开放课程,最终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全面提高育人效果。

(二)提高专业教师育德能力

学院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和理论学习会等手段,加强教师育德能力建设。引导教师切实增强“四个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实践者,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时刻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当作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标准。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引导所有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当好“经师”,更做好“人师”。让广大教师能够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

(三)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进一步强化所有课程都有“育德”功能的教育理念,并通过一系列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环节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的培育、遴选立项、送评比等过程中设置“育德功能”指标,在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的制度设计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注重结合评教,将教师思想政治表现、教学质量、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作为教师评教、职务评聘、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形成全员育人有效机制。

五、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院党委书记和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为组长,有学工办、教务科、各系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二)强化工作考核

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课程学习评价,将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学院对教学考核的评价体系。

(三)完善激励机制

学院将设立专项经费,为课程思政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保障。将课程思政工作纳入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培育,通过项目的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689190 E-Mail:msxy@wzu.edu.cn